发布时间:2025-06-16 | 来源:河北工人报 | 阅读次数:131
诚信也是一种无形资产。但在现实中,这种无形资产往往因为难衡量、难变现,作用并不明显。近年来,河北省始终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,全省各地也不断创新拓展信用应用场景,推动信用赋能服务新模式,在助企惠民、政务审批服务等方面,切实让企业无形信用变成了有形财富。
“信用+融资” 破解企业融资难
“多亏了前不久银行发放的1000万元信用贷款,才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。”唐山新亚德波纹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淑英说,没想到信用也能变成“真金白银”。
唐山新亚德波纹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金属波纹管、金属软管为主的民营企业。近期产品市场销售形势较好,看着纷至沓来的订单,杨淑英却喜忧参半。公司现有设备产能已逼近极限,急需更新设备,但流动资金出现了短缺情况。
唐山市路南区行政审批局了解到该公司的困难后,发现该公司在守信激励对象名单里。路南区行政审批局联合当地金融机构立即为公司开辟绿色通道,不到一周完成了审批。金融机构及时将1000万元信用贷款打到了公司账户上。
通过畅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,河北省构建了全省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体系,为企业提供政策查询、贷款需求发布、金融产品智能匹配、在线测算额度、贷款申请等服务,为入驻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产品发布、融资撮合、信用信息和信用报告查询、贷后风险提示等服务,通过搭建金融机构与企业间供需对接桥梁,让金融活水“精准滴灌”民营企业。
据统计,截至今年2月底,河北省各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入驻金融机构239家。通过信用数据共享和平台高效对接,这些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信用贷款6259亿元。
“信用+审批”为守信企业“开绿灯”
“我现在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,政府职能部门角色在转变。只要企业守信,政府部门就一定会为我们分忧解难。”秦皇岛和信城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张艳明说,在项目审批中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守信企业的一诺千金,让企业提前五个月开工建设。
原来张艳明的企业正在开发秦皇岛市的某楼盘。常规情况下,他们要想领取施工许可证,必须要先行开设农民工工资专户、缴存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预存金、农民工工资保证金、工伤保险、安全文明施工费等费金,然后再办理安全监督手续、质量监督手续,才能申领施工许可证。“当时由于资金紧张,我们项目陷入了没钱缴费领证、没证又不能申请贷款的困局。”张艳明说,审批部门通过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申请表、建筑工程用地审批手续等九项申请材料,采用信用承诺的方式,压减至三项提交,不仅帮助企业走出困局,实现办证和筹资的双赢。
据了解,此项改革的核心在于“信用”。政府通过引入信用承诺机制,将审批的主动权部分交给企业,只要企业具备良好的信用记录并作出相应承诺,即可一路“绿灯”,大大提高了项目落地效率。
“信用+证明” 让企业降本增效
打开电脑,在“信用中国(河北·沧州)”网站,登录实名认证账号,进入“专项信用报告”板块,点击“专项信用报告查询”按钮,一份电子版专项信用报告便呈现在电脑屏幕上,还能直接下载打印。近日,沧州君乐宝乡谣乳业有限公司的杨标,边说边展示自己是如何拿到该公司专项信用报告的。
杨标介绍,作为拟上市企业每半年要提交一次无违法违规证明,涉及生态环境、税务、市场监管等多个领域。过去,我每隔半年就得到相关部门跑一遍,开具一摞无违法违规证明,耗时又耗力。
信用报告像是企业的一张名片,可以全方位展示企业在财务、税务、社会保障等相关领域的信用情况。随着信用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,企业信用除了在申请上市、行政审批、银行贷款等方面有积极作用,也是其参与市场竞争、获取资源支持的重要凭证。
据了解,为了帮助企业更好的提升办事效率,降低企业经营负担,沧州市首批选取市场监管、教育、科技等33个高频办事领域,将专项信用报告作为载体,把分散在不同部门的经营主体有无违法违规情况一口出具,实现一份报告代替一摞证明。
“去年我们出台了《关于以专项信用报告代替经营主体有无违法违规证明的实施方案》,印发了信用信息归集任务清单,打破部门信息壁垒,累计归集全市涉77万个经营主体各类信用信息5亿条,真正做到了以‘数据跑路’替代‘企业跑腿’。”沧州市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说,如今,沧州已将专项信用报告应用领域拓展到36个。